讓你笑沒關係!

真的有一個叫做〝搞笑〞的諾貝爾獎(Ig Nobel Prizes)!!

Ig Nobel Prize
Source: The 28th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 Ceremony

搞笑諾貝爾獎由一位美國數學家和作家,馬克·亞伯拉罕斯(Marc Abrahams)在1991年創立。當時是想頒獎給那些〝不能,也不應該再被複製〞的研究 ( “that cannot, or should not, be reproduced”);所有得獎的研究都已經發表在正式期刊中。這個獎以幽默的方式舉行頒獎典禮,除了〝取笑〞研究者的靈感、研究設計、研究方法、研究結論…,也提供給研究者一個解釋的機會。三十多年了,這個典禮成為人類幽默的最高殿堂,幾乎所有的得獎者都配合〝搞笑〞,從打扮、現場表現、以及說明自己研究的方式,及盡可能地想讓現場氣氛持續High。

雖然獎是頒給那些〝不能,也不應該再被複製〞的研究,也是提供一個很美的機會,讓世人了解這些〝在想什麼?〞的科學家們。其實,不少研究後來都被其他領域應用其研究結果。例如來自台灣的楊佩良博士,以「尿尿時間是 21 秒」與「袋熊大便是方形」榮獲兩次搞笑諾貝爾獎。在一個專訪(科技大觀園)中談到,她的「尿尿時間是 21 秒」引發許多討論,後來日本NHK找到楊博士的研究團隊,再次收集約有兩千位參與者的尿尿數據,再次驗證「平均起來大概是 20.5 秒!」,很接近的結果。此結果也提供泌尿醫學研究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準則。

楊佩良博士兩度榮獲搞笑若貝爾獎
楊佩良博士兩度榮獲搞笑若貝爾獎

另外,2019的和平獎頒給2012年發表在英國皮膚病學期刊 (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) 的研究,認知神經科學家Francis McGlone 等人測量哪裡的皮最癢? 抓哪裡愉悅指數最高? 哈哈,答案是腳踝! Francis McGlone逗趣地說:「『背』是廣為人知、大家偏好抓癢的部位,但有趣的是,研究結果居然發現,腳踝才是搔了最癢、抓了最舒服的身體部位。」這項研究完成之後,不但解釋了某些皮膚病造成搔癢的原因,也提供未來的研究方向。

2018年的化學獎頒給葡萄牙的博物館文物保存研究者 Paula M. S. Romão所提出〝免錢又環保、用過都說好的去污神器:口水!?〞在文物保存工作過程中,她注意到許多文物保存員會用口水來擦拭各種文物表面,例如古籍、油畫、瓷器,許多文物表面都被保存員的口水染指了。

2017年的流體力學獎為『走路時防止咖啡灑出來的方法』,還有『在陰道放音樂給胎兒聽』榮獲婦產科獎;2016年的感知獎『彎腰從跨下看世界』;2015年的化學獎『我把熟蛋變回生蛋了!!』;2014年物理獎『踩到香蕉皮為什麼會滑倒』;2001年公共衛生獎『為什麼想要挖鼻孔?』

2016 Ig Nobel 彎腰從跨下看世界
2016 Ig Nobel 彎腰從跨下看世界

在醫學獎方面有,坐雲霄飛車可以治療氣喘(2010),也可以加速排出腎結石(2018)。接吻可以抗過敏(2015),性愛可以增加免疫力(2015)、也可以治療鼻塞(2021)。用煙熏肉條塞住鼻子,控制四歲小孩的流鼻血(2014)。當身體的左邊癢,可以看著鏡子撓自己的右邊緩解,反之亦然(2016)。尿急、膀胱爆滿時,注意力與決策力下降如24小時沒睡或喝醉酒時(2011)。連續扳左手指關節50年,觀察是否會導致關節炎(2009)。吞劍的副作用(2007);手指伸入肛門按摩直腸止嗝法(2006);落下椰子造成的創傷(2001);腳臭的原因和形成的混合物(1992)。

夠了沒?! 這些實驗到底怎麼做的呀?!

2019年心理學獎頒發給德國學者 Fritz Strack 的理由是:自己推翻自己的理論!! Fritz Strack與他的快樂夥伴 Leonard Martin 和 Sabine Stepper在1988年發表了影響體現認知心理學(embodied cognition psychology)幾十年來的重要參考理論: 強裝笑臉也能使我們感覺快樂。然而在2016年,Wagenmakers等人復刻Strack他們當年的實驗,卻得到不一樣的結果。隔年,Fritz Strack自己發表一篇很認真的文章,探討關於他們的研究結果無法被重複驗證的種種可能性。接著在2019年他大方地上台接受了〝搞笑〞獎。

2019 Ig Novel Fritz Strack
2019 Ig Novel Fritz Strack

這就是科學精神呀!!

讓你們笑沒關係!!

從研究還在腦海中醞釀,到成果發表,自己沒有取笑自己的人,堅持到底…我想,這也許是搞笑諾貝爾獎的初衷,鼓勵所有有夢想並堅持的人,在探索無盡的奧秘中笑看人生。

科學研究的結論,本來就可能會隨著日新月異的時代改變。在伽利略的堅持下,改變了當時大家深信不疑的『地球是宇宙中心』。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·密立根(Robert Millikan)花了十年時間去尋找能反對愛因斯坦理論的證據,但是卻在實驗過程中反覆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的正確性,並準確測量出電子的電荷,192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
還有多少固執的傻瓜在你我腦海中浮現呢?!

在下面的賞音時間中放置整個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,如果沒空看完,快轉一下看看這些平時以嚴謹態度在學術研究的學者們,齊聚一堂,一起搞笑的面貌;然後請聽聽在1:06:45處的大合唱。如同歌詞所言,為何有些研究者像個〝渾蛋(jerk)〞,堅持! 不放棄! 就是MUST必須做出這些〝糟糕的事情(terrible things)〞。你、我都知道答案。

在此真誠的獻上我最大的敬意,敬佩這些有異於常人的念頭,並付諸努力去成就的行動力,的每一個人。

搞笑諾貝爾獎提醒我們:欣賞這世界的每一種聲音!

賞音時間

參考資料

假裝在笑,可能讓你更快樂,也可能不會──2019搞笑諾貝爾心理學獎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70845

Strack, F., Martin, L. L., & Stepper, S. (1988). Inhibiting 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of the human smile: a nonobtrusive test of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54(5), 768.

Strack, F. (2017). From Data to Truth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. A Personal Perspective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702.

Wagenmakers, E. J., Beek, T., Dijkhoff, L., Gronau, Q. F., Acosta, A., Adams Jr, R. B., … & Zwaan, R. A. (2016). Registered replication report: strack, martin, & stepper (1988).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, 11(6), 917-928.

搞笑諾貝爾獎得獎者列表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0%9E%E7%AC%91%E8%AB%BE%E8%B2%9D%E7%88%BE%E7%8D%8E%E5%BE%97%E7%8D%8E%E8%80%85%E5%88%97%E8%A1%A8

去污神器:口水!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48007

搔了最癢、抓了最舒服的身體部位: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71579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