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音的動作

動作的聲音,可以想像!

聲音的動作呢?

以字面意義來看,聲音的動作也許不難理解。

生活中有些情況是為了製造聲音才刻意做出動作。例如:敲門、大聲叫、逗寶寶的彈舌聲、學動物叫聲…。

以物理性質來看,聲音的動作是由音波(sound wave)組成。我們可以透過波型(waveform) 與頻譜 (spectrogram) 〝看見〞聲音的動作,或進行各種聲音的〝動作分析〞。先花點時間看看下面的影面,並將喇叭調大聲點。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瞭解音波的頻率越高,也就是振動的速度越快,音越來越高…。這就是聲音的基礎動作!!

聲音的動作

針對人聲,現在有很多智慧裝置有聲音辨識功能,讓我們能即時看到聲音的動作。在大自然中對生物進行觀察的研究,聲音的紀錄與分析很重要,從分析數據能夠了解生物的活動狀態。如Discovery of Sound in the Sea這個網站中,提供各種海洋生物的聲音,以及聲音的頻譜分析。

聲音的聲紋分析

聲音是有動作的。聲音的動作,是物質的碰撞,在介質中(空氣、液體、固體)傳導的波動。因此,聲音可以延續,具有時空變化的移動性。在空氣中,氣體粒子的流動產生風的聲音。風聲在空曠的沙漠與在峽谷山洞聽起來會截然不同,因為氣流在沙漠與在山洞的壓力、密度、流動速率…等不同,而產生不同的〝音效〞; 簡單的例子如:在空曠的山谷喊叫,會產生聲波反射的〝回音〞。

重要的聲音的動作還包括音波的反射以及共振。反射的音波是指遇到阻礙物時折返傳導。根據被阻礙條件(阻礙物材質、空間溫度、濕度…),折返的角度不同,會產生不同效果的回音。此外,共振是指音波的振動同時引起另一個物質的振動;有時也稱為共鳴。同樣的,物質的材質、空間的條件,都會引發不同的回音或共鳴效果。音波的反射與共振是很重要的研究主題與應用,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,如超音波、聲納探測技術,結構材料聲學(如建築或交通)、數位音訊、心理音響…等。

聽見聲音的動作

聽覺移動(Auditory Motion),或聽見移動的聲音(moving sound),就是藉由操作聲音的來源以及移動軌跡等時空的變化,來影響我們的聽知覺處理聲音訊號的方式。隨著近年來VR 與AR等虛擬實境的科技越來越頻繁地出現,〝移動的聲音〞也成為熱門的商品。有些聲音科技業,例如喇叭、音響工程,就是專門設計各種情境中〝移動的聲音〞,增加劇院中,家用電視、玩虛擬遊戲時的真實感與臨場感。因此,聽者可以清楚的分辨與感受到聲音移動的方向;例如: 聽到汽車從左側向右側駛過,飛機從上向下俯衝,球打破房子二樓右邊窗戶…。網路上有些由音響或音效公司製作的立體環繞聲音的效果試聽,可以調大你的喇叭音量,感受一下聲音的方位變化。

看見聲音的美

音流學(cymatics),或聲動學,是一種應用音波共振原理的研究,有時可見於裝置藝術表演。例如日本藝術家金沢健一的作品,用音槌在特殊金屬材質的桌面摩擦產生聲音,創造出各種的沙畫圖像,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的音槌材質以及摩擦方式,變化音波傳導的特性(如頻率、反射性、音響阻抗),使桌上的彩色沙產生充滿變化性的移動,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圖像。

事實上,這種由音波共振原理產生的圖像,早已被1680年代的科學家Robert Hooke記載在文獻中。網路YouTube中也可以搜尋到許多跟音流學有關的實驗,都是操弄音波在不同媒材中的傳導頻率所產生的效果,使沙、水、火…等具可塑性的媒材移動,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圖像。透過音流學的應用,讓我們確定了一件事:不再只有動作製造出聲音,聲音也可以產生動作!! 而且,聲音的動作可以是具有美感的視覺效果。

水的實驗

Source: 8 CRAZY experiments with SOUND!

聲音的動作,具有令人敬畏的力量。

人類對音波振動頻率的敏感範圍大約為20赫茲至2萬赫茲。音頻低於20或高於2萬赫茲的聲音幾乎無法被人察覺。然而,自然界很多生物具有超出人類極限的聽力與聽覺,能夠察覺大氣中音波傳導的變化。例如地震、海嘯、龍捲風…等,有些生物能在人類探測到改變前,就進行預備性遷移,靠的就是它們對音波振動的敏感度。低於20赫茲的次聲波,高於2萬赫茲的超音波,都是人類還在研究與應用的神祕力量。以前,物理課教我們在真空中無法傳播聲音。現在,越來越多證據資料顯示:聲音的動作無所不在。美國太空總署NASA有一個官網專門介紹來自太空的聲音,並提供下載音訊內容。宇宙比我們想的還要吵鬧!

NASA外太空的聲音
外太空的聲音

覺得很難懂嗎?

看看聲音吧!

賞音時間

發佈留言